最近工作好累,雨又下得多

單車遊記一篇也交不出來,倒是寫了一拖拉庫練車心得

 強度分級表.jpg

 

訓練台真是上班族的好幫手

雖然我也知道上路才是真正的訓練

不過,家庭與生活還是得擺在興趣前面吧~

已經不是20歲的年輕人了,總是得知道自己的責任囉

喜歡籃球還是勝過單車多很多,雖然身體傷痛復原很多了

但是現在的身手還是只有過去的五成,畢竟運動時間太少了

這副身體想要在單車賽事上有所作為,更是不太可能了

 

最近幾次練騎,我已經逐漸測試拉長訓練時間,以及各種強度組合

我想目前比較符合我的是每週兩次,每次進行兩次20分鐘的踩踏

這種模式比較適合時間不是很充裕的我

訓練的強度,由低而高,重視踩踏基本功

所以前20分鐘高迴轉求畫圓穩定,後20分鐘低迴轉畫圓重肌力穩定

騎車還有所謂的速耐力,不過我還是一步一步來吧

 

我什麼沒有,耐心很多

當兵的時候認識一個好朋友

初認識一起打球時,他說我看起來有跟過球隊,我跟他說我都自己練而已

於是他很主動的就介紹我他們一些練法

結果那天,我就破了他們班隊的紀錄,連進19記15呎左右移動接球跳投

總共連續兩次,讓朋友碰到同學時,還特別表揚一下... XD

其實那時他不知我雖然不是體保生,不過我是連自己練球都不會放鬆的哪種人

如果沒有別人幫助,我也會很認真的去練,不會馬虎

練到無聊,再想自己的新招練,自己模擬各種情境練

外人可能覺得我打球不跟人對打怎麼進步

我只知道,對練也要挑對手,如果對手一般一般

練習效果有限不說,可能還不如自己埋頭苦練

所以朋友常說我在球場,遇強則強,遇弱則弱

碰到弱的,就算輸了也無所謂

碰到強的,就好像賽亞人看到血變得好戰一樣

整個人都變了,現在的朋友應該是很難想像我也會有狠勁的

 

講出這些,不是在回憶昔日勇

我是想對身邊的一些車友們,我想告訴你們

卓越的運動能力絕對是天生,再加後天鍛鍊才有辦法出人頭地

你是市民組就以市民組菁英為榜樣,你是菁英組就上看菁英組

我是不會妄想拿菁英組的成績或是訓練強度來鍛鍊我自己

有了對的目標,自我要求是自我鍛鍊要件之一,不能因為旁邊沒人,強度就降低

以前剛開始自己練球,為了找手腕的手感,花幾十分鐘慢慢找也不為過

手感好了,我開始自己練習跑動後投籃,這個沒有隊友幫忙很難,但我還是照練

別人覺得你瘋了,這樣很無聊,會勸你多跟別人對打吧,我還是堅持要做

只要你對自己要求高,每個練習都確實去做,最後你會看到成效的~

市民菁英組跟一般市民組差別最多就是在這裡

強攻強守之後,反強攻,然後再等對手反強攻,基本場面

但是有的人光接招就無力還擊了

我看到幾個人有這種自我要求很高的本質,感覺還是年紀大一點比較懂這個道理

有的人似乎有點馬虎,如果一個人耐不住無聊,很容易發生走樣,標準降低

運動跟考試完全是一模一樣的事情,每天用心把功課做好,你才有本錢做進階的工作

把水挑好,才可以去練功,千古不變的道理

我想如果個性是這樣的話,你會需要找有心練車的車隊去團練,那邊才有可以刺激你的隊友

在大稻是不太適合,畢竟力量太少,像我這樣沒辦法經常投入的人,幫助有限

以前打球的時候,跟亞青國手,業餘乙組以及許多學校校隊球員交手過

這些人體格優秀並且訓練紮實,而相對於他們,我有的僅僅是過人的速度與敏捷度

過人的速度與敏捷性,開什麼玩笑,我不是說對方是國手,乙組跟校隊嘛?

我是真的比人快才敢大聲講出來,但是別的技術完全都派不上用場

因為基本功差太遠了,被電假的,速度加快後,我能施展的有限啊

久了我就知道,對方只是拿出跟自己比賽一半的實力與專注力來跟我們玩玩罷了

自此我就明白了,小時候才是黃金階段,那時沒經過段練,長大成人後再苦練追上的機率很小啦

又不是每個人都是萬中選一~~~~

 

另外有一件事情要講,跟自我要求無關,而是設定的目標不太理想

運動當然是要構築在正確的運動知識上,我也還在吸收

而且我當我逐漸看到更多文章時,我覺得我缺的比我有還要更多

其中最重要的是,網路文章內容其實都不夠完整

像我這樣假專業,半瓶水的,01上多的數不清,給的建議也是不怎麼樣

知識即是力量,萬一你看到得只是一角呢? 殘缺不全的知識,能幫助什麼呢?

老實說,什麼高迴轉低迴轉,LT的,那都只是基本知識

連訓練的邊都談不上,如果在那上面花太多時間是浪費

01上很愛談名詞,久而久之似乎變成騎好單車的秘方

我說,如果打籃球只是三步上籃跟投籃球要會旋轉就可以打得好

難怪有人覺得會灌籃的人就一定是厲害的籃球員了

如果真的是這樣,真不知我以前練那麼辛苦是做啥啊!?

會防守厲害球員的也是厲害的球員啊,不過三步上籃跟球旋轉還是要啦... (不要打我喔~~)

有的人是本質的運動條件不夠,腿部肌力不夠,光是靠單車與訓練台是練不起來

訓練方法採用的強度也似乎還不夠,因為單車嚴格來講不是對爆發力要求強度很高的運動

單車大部分對體能的要求是建築在耐力上,然後再去發展速度與爆發力

如果你本身沒有傷病史,你的騎乘方式應該就沒有什麼問題了

訓練太注重不要受傷的結果,會造成強度不夠

放膽一點去鍛鍊,才會有成效

不然就是用別的運動來取得強度

 

抱歉,今天寫到後面我也有點失焦了

講這些出來可能會被眾車友打爆

說實話我自己功夫都廢了,還有什麼好教的呢

可能沒車騎,沒事找事幹吧~哈哈


目前設定的強度來自之前測試20分鐘的最大功率

用那個數據,再加上從左衛門兄的部落格取得的表格計算得出

前半段以EM強度練高迴轉,回轉數在105-115左右,功率維持在150-160左右即可

後半段以Tempo強度練低迴轉,迴轉數在70-80之間,功率維持170-190之間

第一次做,踩踏都有特別去注意,尤其是低迴轉踩踏,可以仔細注意自己畫圓有沒有缺點

說實話,EM沒做1小時以上,實在不算什麼,可是我又沒時間啊

反正照計畫,先做六次把高低迴轉的基本肌力都確實建構好再說吧

強度分級表.jpg 

 

時間(分)
20 20
訓練距離
10.03 7.69
平均坡度
    0% 3.2%
平均時速
29.9 24.05
平均功率
153  175
最高速度
   
最大功率
   
705平均回轉
107  72
705平均心率
152  162
705消耗熱量
   
心跳緩和到135(秒)    
前後段騎乘效率差異    -26.9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f6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