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近來夯的不能再夯的體育話題都來自國內三大體育運動

先是SBL的轉播權利金問題

再來是撞球神童出走新加坡

最後是國際賽二連敗給中國隊的中華棒球隊

 

說實在,我也不知道該討伐什麼人

從小,台灣人就不把運動當運動

就像我家,我老爸明明是從小就是籃足雙棲校隊

但他們還是只會送我去學畫畫,去課後輔導

這兩三年來的單車夯,不也正顯示了這個道理

每個單車版充滿了『騎車後,我身體變好了...』『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之類的標題

適度運動有助健康,這不都是很簡單的道理嗎?

 

誰說運動不能當飯吃?

只可惜,像我一樣坐在電視機前面的人

大多都只能把自己達不到的夢想,寄託在台灣的選手身上

我不懂,為什麼心裡不高興就一定要去責怪誰?

賽事成績不好就換一個台灣夢幻隊

經濟不好就換一個台灣夢幻政府

去年說著經濟一定會變好的朋友

現在不知道會說什麼

(路人: 問題是,好像他也不是台灣人哩)

電視上的名嘴,每天都在批,就是不批自己

(路人: 你爸很愛看喔~)

重點是解決問題,不是換人做看看

要換,換也要換對人

搞不定時,選擇讓時間沖淡一切傷痛

這樣才是最糟糕的吧

 

或許,上一代的老爸老媽早就發現了這個道理

運動員的舞台在台灣真的很窄很小

小到黑道可以介入職棒

小到SBL只能吸引沒什麼消費力的學生進場

小到球員還小就得送出國找生路

 

台灣人的問題

絕不會只是因為幾個人不去打球

不會只是因為幾個人決策錯誤

這年頭又不是看個電視就叫做支持體育運動

支持運動,也不代表你是somebody

人重自重

輸了就把選手批到體無完膚的人

根本不值得尊重

不過是突顯自己只能說風涼話的懦弱罷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af677 的頭像
    caf677

    天空.無限

    caf6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