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號外號外,終於沒下雨啦~~

2010年1月的最後一天終於沒下雨了

 

一早老陳就帶著Ducati+404現身

他說今天輕鬆騎,好....暫時相信你... XD

IMGP0654.jpg 

看來今天又是公路車大軍囉

大稻埕碼頭集合還碰到肉腳團正在集結哩

聽說他們今天目的地是九份

 

↓咻地,轉眼來到大坪林站,這邊又有白熊同事跟阿芳,鬍鬚堯加入

IMGP0656.jpg

 

今天沒帶手機,後來才知道老爺跟水水弄錯集合時間啦,七點半我們已經到公館了捏

騎木柵路的時候,晚起的阿旺已經剛好也趕上,成為今天唯一的登山車啦

↓天氣好隨便拍都漂亮,後面就放牛吃草了,大家隨意騎

IMGP0660.jpg

 

拍個幾張照片,大家就不見了,卯起來往前追,還追了好久才碰到阿旺

↓路的兩旁已經可以看到櫻花了,我想大家可以開始約賞櫻了

IMGP0664.jpg

 

IMGP0666.jpg

 

IMGP0670.jpg

 

IMGP0673.jpg

 

IMGP0676.jpg

 

IMGP0678.jpg

 

中途老陳發現後飛打到最輕會碰到鋼絲,看來回去後得進廠囉 

而後,我還是盡量慢慢騎,多拍拍照

↓其實今天另一個目的是看看新安裝的彎把是否設定正確

IMGP0682.jpg

 

↓一級彎把,一級鋁框,一級馬表,二級車架.....

IMGP0684.jpg

 

新彎把其實在家就稍微對前輪的校正調整過

尺寸合了,騎車總算是順手多了

抽車衝刺,直線前進都還滿適應的

車子變形量減小,反應變快,但是感覺彎把比車架還硬啊... 哈哈

長下坡的幾種姿勢我也都試過了,現在握下把已經可以牢牢按煞車

過去握變把過彎有點虛軟的感覺消失了,操控上有變得比較犀利

下一階段還要找時間去平等里針對髮夾彎地形試一下

因為我對於高度稍微有點不適應,感覺變把稍低,上把稍高

目測變把位置應該是沒問題,因為是小事,再找機會注意一下

 

IMGP0680.jpg

等到了終點,剛好停在阿吉車的後面

阿吉他換了20C的外胎,我就跟他稍微討論了起來

然後他叫我上車試試看,我就騎上去試看看

下滑了大約500公尺後上山,因為跨高不太合,改抽車上山

這20C的外胎路感跟之前邪惡手編輪類似,不過手編輪好像是23C管胎

因為胎面窄,下坡過彎時要特別注意,因為車身傾斜時會抓地力差一點點

遇到坑洞不平的時候,也要控制好車頭與車身傾角,動作控制要做得更細微一點

大神經的人用這個胎,除非你本身協調性與反應都佳,不然有常引起側滑的可能

上坡的時候,20C的胎對於操控這件事情來講,確實是會有幫助的

不管是抽車,還是坐姿,車首的控制都會比較輕鬆

 

回到路口,才剛放好阿吉的車,老陳竟然又叫我騎他的Ducati...

哇賽,能騎到搭載ZIPP 404的Ducati真是榮幸

跟老陳對換了卡鞋後,我也旋即下滑去

下滑的過程中,看到路邊台北小惡魔的車友,個個都投以好奇的眼光看過來

我心想,都是是那吵死人不償命的輪組花鼓啦~~~

然後碳纖框的煞車聲真的非常非常非常的吵,比我的鋁框遇到下雨天沾了泥沙的那種聲音還吵

不過制動力似乎沒有想像中的差,下滑路線不夠長,這部份不是很具參考性

我猜因為碳纖框的煞車聲,會令人聯想到下雨天煞車塊沾水後制動力削弱的聲音

所以會給予一般人有碳纖框制動力不佳的問題

至於燒框的問題,這我沒試,就不太清楚了..... (我還不想簽本票...XD)

測試方法還是採抽車為主,這樣順便可以跟阿吉的車做對照

利用最後大約200M左右的右彎直抽衝上去,盡量維持高速而不是衝極速

老陳的Ducati+404應該略勝阿吉的Carrera,輕巧的404有很大的幫助

車架的優劣,一時是很難講出,但抽車的過程沒有發現什麼異狀

這兩台車架都是屬於反應快速,能隨著我的抽車動作去做動的好車

兩次進終點的時速應該都超過30KM/h,迴轉90轉左右

車架對於踩踏的回饋,還有對於我動作的反應,都遠遠好過我的車子

應老陳要求,我又騎了Ducati一次,第二次我採慢速抽車的方式

不過這次並沒發現有什麼前輪的異狀

 

等我回到路口,換阿信的上場... 哇咧...我要口吐白沫了

阿信的Specialized SL2,是大稻很多人在騎的車

這台車低速抽車時,非常非常的穩定,抽車所造成的振幅小很多

害我回到終點時不得不問了一下,結果原來SL2的頭管下端是1 1/2吋

或許穩定的抽車感,就是來自SL2粗壯的頭管吧

阿信的SL2搭配的是2010年的R0,據說強度比09年的更高

說實話,只騎一下下,我的車架等級也不同,我的車虛多了

這樣去分辨輪組差異,我試了但是分不出來

回到SL2身上,我感覺這車架似乎反應沒有那麼快,

雖然抽車的穩定度很好,可是終點前的抽車,抽不太起來,其中有我體力下滑的成份在

不過我知道在我的動作下,車架力回饋也是比較遲一點

這一點聽阿信說,也是這樣子沒有錯

跟上次CAAD9比起來,我感覺CAAD9還比較輕巧一點

 

不過一台車架不能光看抽車來定優劣啦,況且我只騎一下下而已 

還好只騎一下,不然我看旁邊的人都已經幫我準備好本票了耶 

 

最後回到市區85度C喝杯咖啡再回家,結束了1月份難得的週日約騎

猛抽車的結果就是,禮拜一上班還真有點酸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f6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