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桌上型電腦是AMD K8 3800+所構成
前後用了應該有6年,是台古董機了
其實這電腦用來應付文書作業是綽綽有餘
可惜,最近想要觀看HiHD,結果卻發現實在跑不動
尤其是工作上總是會使用到Virtual PC或是VMWare
但是單核心的K8實在是沒那個能力去驅動這些軟體
如果要在家工作或是研究的的,那K8的應用範圍顯然是不夠呀
雖然隨便試了一下超頻,竟然也隨便超10%了上去... (嚇)
但是還是不足以應付我的需求
到網路找找Socket 939雙核心版,果然還有人在賣 (沒錯喔... 不是940喔)
定睛一看,真素貴啊.......
Atholon 64 X2 4000+ 這個都停產許久的產品,竟然要3600大洋
4200+的版本更是要4200!!
何必花這些錢去買舊產品啊,火速決定就是買新的啦....
查了查現在最新最火燙的分別是
Intel的i7系列以及AMD的Phenom II X4
呃.... 這個.... 四核心代價太高了,放棄......
下個等級的i5與Phenom II X2還是讓我覺得代價太高
此時想到公司去年年底買的Intel舊款四核心Q系列,挺便宜的
查了一下,算是符合我的需求喔....
但是若要播放HiHD甚至錄影轉檔,那就不太確定有沒有那麼符合需求了
我們總會希望電腦轉檔時,還可以做點別的事情吧..... (慾望無窮啊...)
所以腦筋動到Intel i3上面了
不過講究C/P值的人或許會找AMD的產品來對抗
我個人的經驗素,Intel的節電技術似乎比AMD要好上那麼一點點
我並不在乎超頻的,我的300WPSU都沒換,還是舊款的插頭呢
但是Intel i3的可超性好像不錯,這也是我選他的原因之一
內建雙核心CPU再加上Intel 的HT技術,可以再虛擬兩個核心變四核心
當然這個虛擬四核心還是比不上真實四核心啦
重點是,Intel i3強打的CPU內建GPU,才是我最期待的功能
其實我在家用電腦的時間很少,我希望一般使用時越省電越好
少一張顯示卡,可以少一分消耗,環保呀~~
就是你啦, Intel i3 + Intel H55 + DDR3 1333 4G + 750GB SATA2 HDD
想起以前的光華商場,甚至是更早期的中華商場
現在買東西方便很多,直接在賣場下單就好了
可能會貴一點,不過對上班族來講就是圖兩個字,方便
我選購的是這個組合,加上前述的配件總共花掉約15000
不是不想買更便宜的,是都缺貨啦.... 哇塞....
選購新品的另一個原因是考慮到日後的USB 3.0
雖然還沒普及,不過我一台電腦用5-6年,總是得未雨稠繆一下呀
買回家後,作業系統都沒重裝,想說先裝驅動看一看
嘿嘿... 竟然就可以跑了耶.... 真感動~~
看來更新到Windows SP3,是有比較好一點喔
咦..... 有點怪怪的.....感覺不太順哩
打開工作管理員,啊...... 什麼情形啊???? 只有一個CPU
CPU-Z再次確認也是一樣,顯示Cores:1,Thread:1
啊啊啊啊啊.....真是見鬼啦
可是裝置管理員確實已經偵測到四顆核心了
"電腦"分類也是偵測到AHCI mutipleprocessor computer
查遍網路,想搜尋不用重裝的方法,但是都沒用
萬般無奈下,選擇重安裝電腦,研究了兩天才搞定這個問題
我想以後要從單核心升級到雙核心,或是更換不同CPU系統
多少都會遇到問題,還是選擇重裝比較妥當
現在,可以一邊收視HiHD,一邊錄影還可以一邊做其他事情了
純觀看約10-20%不等,同時錄影的話約25-30%
CPU使用率都在40%以下
這是一邊收看HiHD,一邊錄影,一邊轉影片檔
一開始會升高到80-90%,穩定後維持30-50%左右
游刃有餘~
HiHD畫面好漂亮啊
節能很重要,華碩的EPU自動調節CPU輸出效能
使用起來感覺效果還不差喔
精采重點是DVB-T電視卡所附贈的MCE遙控器
可以遙控XBOX 360,也可以遙控電腦關機喔
但可恨的是,電腦電源開關Power SW排線不夠長
機殼太長了,我沒辦法享用遙控開機這功能啦
遙控器太長,照個半身照就好
順便介紹一下我用了很久的Cool Master橫躺式機殼
這個計量器原本是給顯示音效輸出功率用的,但我只把它當作裝飾品
下掀面板是油壓式的,上面有刷髮絲紋
所以用起來跟看起來的感覺都算滿高級的
CPU上面有風罩,也有開口讓CPU風扇的風吹出
CPU附近也有設置外排風扇兩顆
用不到的空間,就拿來擺空片了
機殼配置三個靜音風扇(機背X2,機側X1),鋁合金製外殼
連同300W PSU記得花了3800,我真是為了裝進去而花很大
可惜當年買不到黑色版本,只有藍色版本
因為這款很難買,光華也很少
使用上我很滿意,因為本身夠安靜,不關電視櫃的門也聽不太到
關上後當然就更無聲囉...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