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趕在1月份達成200W.......................雖然只是短短20分鐘而已
去年最後一篇訓練網誌時間為3/31
之後忙很多事情,偶爾有上訓練台,但算不上練習
算算到上面那張圖為止,已經錯過了有300M公里沒有記錄到部落格
↓下面這張圖是去年三月底照,里程數720公里
↓下面則是這次照下的照片
也就是說九個月來才騎340公里訓練台,真不可思議吧
訓練台沒什麼騎,假日又起不來,沒辦法跟車友去騎車,只能自己騎紗帽路過個乾癮
這條路線太短了,但是選長一點的,又會擠壓到下午的時間,真的很難抉擇
漸漸的從可以穩定用30分騎完,變成有點辛苦也只能騎到34分的狀態
半年過後發現體力不行了,真的必須擠出時間來練一下
但是復出之路總是痛苦的,騎姿不適應,坐骨會痛,腿酸等等,什麼問題都有
因為騎姿不穩定,一度連10分鐘都懶得踩,因為暖身後就不想騎了...哈哈
公司在Q4又很忙,晚上常常加班,導致無法每週持續練習
基礎還沒好就被迫中斷,成果很容易歸零,得整個重來
不過凡事有耐性,總是會有結果
慢慢的練習,等到不穿車褲,不穿卡鞋可以騎超過30分鐘不會痛以後,踩踏也順了
我才上車褲卡鞋去踩,在三四次練習後,終於回復了具備足夠上練習台的能量
要不然之前真的不管心理還是生理,都是騎不完的狀態
當然現在的成果跟以前比還是差很多的
↓這是我的標準40分鐘穩態練習
時間(分) |
20 | 20 |
訓練距離 |
11.25 | 8.43 |
平均坡度 |
0% | 3.2% |
平均時速 |
33.5 | 25.2 |
平均功率 |
190 | 219 |
705平均回轉 |
108 | 74 |
705平均心率 |
156 | 162 |
心跳緩和到135速率 | 24 | |
前後段騎乘效率差異 | +11.02% | |
氣溫 | 23 |
從上面可以看得出來,我是騎了40分鐘,數據則分為兩段來看
前半段算暖身,後半段才是催功率,條件是騎在穩定坐姿下(騎姿,踩踏,功率輸出都平穩)
暖身功率為190W,正式練習則為219W,平均40分鐘可達204W
穩態練習是我自己給自己的功課,目的是在穩定騎姿下,能使功率進步
當初的想法是,不希望自己只是為了榨出更大功率
這樣才能確保我在正常騎姿下,能產生更好的效率
而不是犧牲騎姿,去換來進步幅度,我覺得這樣做是短見的
所以我刻意在週間練習加入這樣的元素
↓這是目前的
時間(分) |
10 | 10 |
訓練距離 |
8.5 | |
平均坡度 |
0% | 3.2% |
平均時速 |
30 | 27.941 |
平均功率 |
155 | 268 |
705平均回轉 |
||
705平均心率 |
||
心跳緩和到135速率 | ||
前後段騎乘效率差異 | ||
氣溫 | 15 |
現在加班多,扣掉暖身與紓緩,我只能騎個20分鐘
科目一樣設定為穩定坐姿,心肺能力似乎跟不太上,所以設定舒適就好
結果即使量縮減了一半,整體平均功率208W,還比以前後半段還要弱
不過其實我前10分鐘有刻意保留體能,因為我不想隔天累趴
後10分鐘功率則達到268W,這是我刻意調整阻力3來催的,想看看現在穩定狀態可以多快
去年年初自己測試10分鐘最大功率有280左右,數據上有點接近,不過那是剛開始練時的數據
再加上自己評估運動後,身體的恢復速度,我想目前應該接近到恢復8成的去年最佳狀態了
這就是目前的現況,雖然不是說好漂亮的數據
但是連續三次看到自己能夠做出這樣的成績,表示自己確實在復原中
已經比三個月前好上很多,真的覺得還滿高興的
這次沒有心跳記錄,因為心跳帶鬆掉了
原本Garmin原廠的心跳戴有點難戴,現在有出新款的軟式心跳戴
沒有real time的功率計,至少要有real time的心跳表來拿捏訓練強度
看來還是存錢買條新的好了... 哇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