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說要鍛鍊自己,常常練的不知所云
我不是很專業的人,但往往發現這樣子的觀念
結果是常常導致下列狀況
練速度的,練到快結束時還是得改較輕齒盤
練爬坡的練到尾段,用小尺盤也龜速上山
可能時間上看起來有進步
但是就內容上,看不出來要練什麼?
訓練之前該了解哪些?
就網路上看車友的經驗
運動能力簡單可分爆發力,肌耐力,心肺能力
像搶籃板就是一種爆發力
而長跑就要求的是肌耐力
心肺能力則是所有運動的基礎
要有效的鍛鍊自己就得先了解你想要練什麼
我以為就一般人來說其實沒有所謂的練車
我們只是透過單車來訓練自己的運動能力
因此當我看到練車的人,只是找個路線一路騎上去的計算時間
我會覺得這樣是在練一個路線,而不是針對某個項運動能力在練
如何有計畫的訓練自己?
在沒有心跳表的幫助下,我的訓練原則很單純
就是在某條路線,給自己一個課題,照課題去進行
以前念營建管理學到一個觀念
就是有計畫的做事,其方式不脫下列幾個循環
調查 -> 規劃 -> 執行 -> 檢討
假設我今天要練習的路線是風櫃嘴
我會了解自己過去騎乘時的表現(調查)
針對較差的項目,設計一個騎乘的策略
這個策略也就是在幾個重點路段的換檔(齒比的策略(規劃)
然後無視他人的照這個策略去練習(執行)
練習後,按照GPS的軌跡來檢討成效(檢討)
檢討後,再決定下一次的練習(循環)
真實案例說明
第一,二次騎風櫃嘴,即使用到最輕齒比,我都無法不落地騎完全程
因此,檢討自己的問題所在,我發現騎乘節奏是我最大的問題
因此我決定放慢節奏,不管其他車友的速度以低速上山
執行後,獲得成效,了解不是自己肌耐力不足的問題後,再設定下一次的策略
維持同樣的速度,但加重齒比攻略
執行後,一樣順利完成,而騎乘時間無異,表示自己已經掌握登山的節奏
因此,提高下一次的騎乘條件
維持同樣的速度,但加長距離攻略
所以出發點改從劍南路大直端出發.,一路不落地直上風櫃嘴
執行後,還是可以完成,這表示自己不但在掌握節奏的能力已經獲得大幅改善
連帶也提升了爬坡的續航力
從我的方式,可以發現,我並不先花時間在測量爬上風櫃嘴需要多少時間
而是先檢討自己缺點,從確實的問題去解決,並做好基本功的練習
每每上風櫃嘴看到些許車友,拼命似的的往上採
就會想到當初的自己....
與其用無策略的訓練,倒不如先學怎麼有效率的騎車
不管怎麼騎,都要穩穩的騎上去,而不是上氣不接下氣,死命的騎
要做邁向更高領域的超負荷訓練,也得等基本功練好以後(先把目前領域練好)
現在的我,爬上風櫃嘴,已經不需要變換到小齒盤,最低2X2檔即可順利攻略
所以接下來,我給自己的課題仍是加重齒比一檔,不變的課題是完成時間,與踩踏穩定度
等到這兩個課題完成,才會提高速度去練習無氧區的練習
- May 03 Thu 2007 23:57
單車心得手記_<一> 訓練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