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的30分鐘訓練台練習,我嘗試量測一些身體數據
首先從極速開始
上次在老陳家有嘗試踩一下,後因後輪有問題而在600多W作罷
幸好沒有繼續操下去,因為後來證實是花鼓鬆脫
這次我在熱身階段的最後2分鐘嘗試踩到極速
結果大約多了200W,不算很有看頭的數據,當時回轉數約138
因為是臨時起意,怕猛力踩踏嚇到家人,踩了10秒就停了
以後繼續試試,先看能否達1000W
這樣才能驗證這些訓練的理論
接下來是測量30分鐘的平路LT心跳
今天的騎乘策略如下:
時間 | 0-8 | 8-15 | 15-25 | 25-30 |
心跳 | 不限 | 不限 | 不限 | 不限 |
速度 | 33±2 | 33±2 | 33±2 | 不限 |
回轉數 | 105±5 | 105±5 | 105±5 | 95±5 |
說實在,每次夜騎,尤其是中社,都會感到體力比較差
從以前爬中社的紀錄來看,平均心跳率大約是169跳/分
從故宮開始算起,大約在20分鐘過後,T要嘛是心肺累了,要嘛是腳累了
所以大概可以維持20分鐘左右
然而這幾次下完班吃飽飯再來踩訓練台,狀況更糟
最佳心跳率只能維持在160跳/分,一樣是過了20分鐘後,效能降低
我想LT心跳率下降應該跟有吃飯很有關係吧
下次測試應該要挑比較理想的時段才對
或是至少飯後1.5小時,最多7分飽
根據今天的測試結果
LT心跳大約在161跳/分,LT功率大約在176W
雖然如此,我認為是低於預期的水平
畢竟照之前我的20分鐘爬坡平均功率應該在185W以上
估計那個狀態也還能持續30分鐘左右,但那是在沒吃飯的狀態下
透過往後的練習來看有沒有辦法如其他文章所說
LT心跳不變,但是LT功率變大
另外,我又順便注意了心跳回復至130的時間
大約為兩分鐘,以後如果要做間歇訓練,就依此設計吧
從下圖可以看到,心跳曲線(紅色)在速度曲線(藍色)到達頂點之後約10秒才到達頂點
所以人體的心臟反應如果比較你需要的慢,那就是力有餘而心不足了
這也是競賽能力的一個重要分野吧
雖然是基於心肺區間來規劃的有氧練習,但是因為要測量LT
所以還是有盡力維持住目標速度,速度曲線比較穩定
經過今天的練習確認了一些知識,尤其是超過LT心跳後,功率的下降
另外,雖然認真用大盤踩,平均功率也提昇了
不過心跳曲線圖似乎沒差很多,看來我的心臟已經能自動最佳化了... XD
我想下次的功課
就先來了解一下透過LT心跳控制是不是真的可以作為騎乘策略的參考吧
【成果】
訓練時間(分) |
30 |
訓練距離 |
16.19 |
平均坡度 |
0 |
平均時速 |
32.3 |
平均功率 |
176 |
最大時速 |
71.5 |
最大功率 |
837 |
705均速 |
33.4 |
705距離 |
16.83 |
705最大時速 |
76 |
705平均回轉 |
101 |
705平均心率 |
161 |
705消耗熱量 |
6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