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兩天看到一篇文章,問的是輪組

 

 

文章出處在此

請問7850與瞎貓的選擇

 

文中有提到一個輪組測試

 

Great wheel test 2008

 

http://www.rouesartisanales.com/article-15441821.html

 

我找到的有關轉動慣量的說明

轉動慣量的說明

轉動慣量公式.jpg

 

理論上,慣量越大的物體,慣性消失的越慢

 但是那是因為推動他需要較大的力量,所以運動中所蓄積的能量也較多

 

圓形物體的轉動慣量有三種,輪組應該屬於圓環的那種

公式必須輸入圓環的內徑與與外徑(半徑)

簡單的從公式來看,有兩個結論

1.重量越重,慣性(Interia)越大

2.同樣重量下,框高越高的,轉動慣量越小

 

而從Great Wheel Test 2008來看

1.同系列產品,框重者,的確慣性測試結果也比較大

2.相同框高下,框重者,慣性測試還是普遍比較大

可以參考ZIPP系列,202/404/808的測試結果

可以看得出是不是慣性輪的重點不在框高,還是在重量

很多人一直把高框高與高轉動慣量牽扯在一起

其實是高框高轉動慣量反而小,所以室內場地能選碟輪一定會用碟輪

破風性好,轉動慣量又小,帶轉速快

 

從這邊衍生幾個自問自答

Q1.有些人認知的慣性輪才是平路用?

A:

同樣材質的輪子,重量大的慣性大

物理課都有教,推動重量越重的物體所需的功越大

所謂的慣性輪感覺慣性消失慢,但是付出的體力卻反而大

所以還有需要選網路所謂的慣性輪嗎?

 

Q2:高框=高慣性?

看起來轉動慣量跟落在外徑上的重量分布有關

也就是說是輪框重量是集中(低框)者,轉動慣量大

輪框重量較分散(高框)者,轉動慣量小

同樣重量下,高框反而轉動慣量會小一點喔

 

Q3:高框爬坡會重拖?

我認為高框的問題應該在剛性

因為鋼絲較短,而且板框本身抽薄

面對車手上坡的操作所造成的扭轉形變應該會比較吃力

因此引起一些人以為高框是會重拖的

 

可是從Great Wheel Test的結果來看

LW的板輪其對抗扭矩的剛性也不差

如此看來,輕量化與剛性才是爬坡之道

 

 


 

小弟以為的輪組特性如下

1.爬坡專用輪組: 輕,剛性強

輕就不用說了

爬坡不像平地,路面傾斜與車手操作造成輪組變形的機率比較高

因為抽車,重踩等等動作都會造成變形,剛性很重要

不論高框低框,輕而且剛性佳絕對是第一要務

要知道高框如LW,也是剛性很不錯的喔 (所以超貴)

 

2.平路用輪組: 輕,風阻小

輕是一定不變的要求

破風性在平路獨推會是很重要的需求

高框碳纖板輪,風阻容易做得小而且又輕

不論是爬山或是平地,理論上表現應該都會比較好

但是受限於運動員操作能力,還是要考慮剛性

像是超陡坡的時候,高框板輪若能提供一樣的剛性

那騎起來應該不輸給低框的

 

不過高框代表鋼絲較短,而鋼絲也是用來承受型變的零件之一

這在剛性上是不是因此比較不容易提昇,進而造成一般認為板輪重拖的感受

那我是沒研究到那麼深了

 

 


 

這次的雜想就先寫到此

看看以後學到新知識後

還會不會來個自我推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af677 的頭像
    caf677

    天空.無限

    caf6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